关于《绵阳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的解读

2024-07-08 09:00文章来源: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字体:【    】 打印

近日,经绵阳市政府同意,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印发《绵阳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助推绵阳市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对《行动方案》作出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有效控制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增长,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建标〔2022〕53号)、《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川建勘设科发〔2023〕170号)、《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绵府发〔2024〕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行动方案》。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我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顶层设计基本建立,碳减排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建设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不断增强,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绿色低碳建筑产业链创新技术规模明显壮大,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绿色低碳节能生活方式普遍推广。

到2030年,我市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绿色低碳建筑产业链创新技术规模取得新突破,单位能耗、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建设方式基本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转;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加充分;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海绵城市建设成果稳步凸显;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绿色低碳运行初步实现。

力争到2060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系统性改革全面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

三、具体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方案》从城市结构布局、绿色低碳社区、绿色低碳建筑、绿色低碳住宅、基础设施、用能结构、绿色低碳建造、绿色低碳县城、绿色低碳乡村、乡村人居环境10个方面,提出了34项具体措施。

一是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和严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4项举措。

二是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要加快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推进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3项举措。

三是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要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节能运行管理4项举措。

四是建设绿色低碳住宅要提升住宅设计建造水平、提高住宅管理服务水平2项举措。

五是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要加强绿色交通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加强供水供气设施建设、加快排水和污水设施建设、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开展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7项举措。

六是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要推广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2项举措。

七是推进绿色低碳建造要推广装配式技术应用、积极推广智能建造、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4项举措。

八是提升县城绿色低碳水平要开展绿色低碳县城建设、合理控制县城建筑高度2项举措。

九是推进绿色低碳乡村建设要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推动农房可再生能源应用与电气化2项举措。

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要营造自然紧凑乡村格局、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利用、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提质进程4项举措。

四、保障措施

为保障《行动方案》中提到的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将采取系列措施予以保障:

一是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制定完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零碳建筑、绿色建造等地方政策标准。

二是构建绿色发展模式。以绿色低碳为目标,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模式,健全政府主导、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探索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开展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工程示范和产业化应用。

四是强化资金金融支持。鼓励地方政府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实施星级绿色建筑、城市体检、老旧小区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助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发展。

五是强化任务责任落实。各县(市、区)、园区应明确任务目标,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并于每年9月底前将当年贯彻落实情况报送相关单位。

六是鼓励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建筑应用试点,鼓励绿色低碳城市、绿色低碳社区、绿色低碳县城、绿色低碳乡村建设,逐步构建覆盖所有气候区的试点体系。

七是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加大对优秀项目的宣传力度,开展好“节能宣传周”“川渝住博会”等活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节能减碳行动,形成社会各界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主办: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地址:云泉南街2号行政效能投诉电话:0816-2223503

网站识别码:5107000089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115号 蜀ICP备19021908号-6 站点地图